您现在的位置:侨声中学校园网 >> 党建园地>> 学习心得>> 正文内容

提高中学廉洁教育实效性的心理学方法和途径——黄碧娜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6日 点击数: 字体:

【摘  要】我国中学生廉洁教育开展时间较短,研究比较薄弱,中学廉洁教育以德育模式为主,存在不少弊端。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依据廉洁品德的心理结构和中学生青少年心理发生发展规律,本文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介绍了情感感化法、情感驱动法、行为强化法等廉洁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以期能够提高中学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学廉洁教育 德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廉洁一词可注解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意为清廉、清白,公正、不贪污。通俗地讲,就是不收受不义之财,不贪占公物和他人之物。在今天反腐败斗争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倡导廉洁文化进校园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学开展关于反腐败的公共教育已被写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我国也开展了针对青少年的廉洁教育,可以说开展这项工作已经是全球共识。  

在我国针对中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时间较短,研究也比较薄弱,廉洁教育在中学大都以传统德育的方式开展,廉洁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功效并没有太大的显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德育的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使廉洁教育的作用和功效大打折扣。  

采取传统德育模式的廉洁教育主要存在了这些弊端:  

第一,它在教育目的实现上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只注重解决学生问题的行为表象,而不重视对问题行为背后心理层面的分析和调整;  

第二,它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使学生社会化学习带有较大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教育,形成依赖性。  

第三,它在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往往以说服教育为主,而现代先进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却得不到运用。  

“廉洁”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廉洁之人往往表现为心态平和,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无数事实证明,凡是中学生有铺张浪费或小偷小摸等行为,社会上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都是从“心理状态”失落、失衡、失意开始的。巴西的马丁斯博士的这项研究在国际心身医学领域可谓尽人皆知。研究资料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6名福利局官员,平均年龄只有41岁,都被指控严重渎职、以权谋私,因案情严重全被免职。其中15人在3年后患病,这15人中有6人死亡,4人患癌症,2人患脑溢血后遗症,1人患帕金森综合症,2人失明。这个研究有力地说明,廉洁有益身心健康。  

 “廉洁”是一种态度和品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概括起来讲,包括有: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四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成份。其中认识与情  

感居于核心地位,它们不仅决定着品德的性质,而且也决定着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已有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高中生已经有了清晰的道德观念、道德认知。但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道德意志相对薄弱,有较强自主意识也较为叛逆。  

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廉洁”品德的心理结构,遵循中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借助心理学的力量进行廉洁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廉洁教育问题,更有助于问题解决。下面介绍几种提高廉洁教育实效性的心理学方法。  

    一、通过情感感化法驱动学生廉洁的内部动机  

情感感化法就是教师用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爱来感化学生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新的道德动机,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会有这样的体验,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会因为喜欢上某位老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反之亦然。  

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例如有些学生虽然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但是当餐盘里有自己特别讨厌的食品,你可能还是会把它丢到垃圾桶里面去。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好朋友偷拿别人的东西,但是也不会告诉老师或其他人。心理学解释了这种现象,对于品德行为影响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也就是说,那些学生对食品和朋友的感情更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已经认知的,被大脑接受的社会规则。  

廉洁教育更要注意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师生共同参与廉洁教育活动,而不仅仅是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师在廉洁活动过程中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信任、尊重和保护,同时还要营造一个团结互助的氛围。如能得到教师的关爱、信任与尊重,他们就愿意亲近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身上的缺点、积极上进。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作为一种外部的情感因素,就转化为学生内部的道德动机,转化为他们改正错误,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动力。  

二、通过角色扮演法来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  

廉洁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家施托布提出社会行为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是怎么产生的。  

施托布假设影响人亲社会行为发生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有效地帮助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另一个是对困难者设身处地设想的能力,即移情能力。据此施托布设计了角色扮演、口头诱导两种方法,将实验中的儿童分为三组,一组采用角色扮演法,一组采用口头诱导法,另外一组不采用任何实验控制。角色扮演组,施托布设计了一些处于困境的情景,让两个儿童一组互换角色扮演,并在表演之后告诉儿童这种行为的积极效果。口头诱导组仅仅需要儿童口头上讲出如何给予帮助。  

实验结果发现角色扮演法对于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效果显著,而口头诱导法与无控制组无显著差异,即口头诱导法对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无显著效果。  

这个实验科学地说明了以说服教育为主的德育方式,对学生廉洁行为的规范收效甚微,也说明了有些学生虽然大道理都懂,但仍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基于这些研究,学校可以通过以廉洁为主题的心理剧表演,来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也可以通过设置班级的廉洁委员,规定廉洁委员的职责,让更多的学生改变原有的角色,体验新的角色,促使他们自觉严格地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改变不廉洁行为。  

三、通过行为强化法来强化学生的廉洁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运用强化手段,不仅可以塑造新行为而且可以改变旧行为。根据强化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愉快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如果紧跟一个厌恶刺激,这种行为就会得到抑制。  

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廉洁教育制度,各个班集体也可根据各班情况廉洁教育制度的具体要求和规范。当学生有积极的廉洁行为出现即可以给予奖励,同时也可以通过惩罚来消除不廉洁行为。  

四、给予自主选择权来改变学生对廉洁教育的态度
  心理学家布莱姆以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个有意思的实验:他告诉孩子们有一些糖果给他们吃,他们可以在两种糖果中任选其一。布莱姆与孩子们说完这话就走了,他的助手紧随其后走进房间。但是,这名助手并没有像布莱姆所说的那样做,他只是任意地将一种糖果发给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糖果。这一过程结束后,布莱姆再次现身。通过与孩子们的谈话,他了解到,原本孩子们评价说自己是喜欢某种糖果的,但是当他们被强行塞给别的  

糖果之后,他们的看法改变了,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者不好吃了。本来孩子们预期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糖果,结果当他们发现实际上并不如此,就会感到自己被加上了一种额外的束缚,导致了对本来喜欢的东西也不喜欢了。   

    这个实验解释了校园当中经常出现的,学校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但学生却参与不积极,兴致不高的现象。对学生这种态度的改变,学校和老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往往又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就在于学校教师有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否有主动参与的选择权,被动地参与活动会加重学生的束缚感,会让学生对学校德育和廉洁教育产生不良的观感。  

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参与廉洁教育活动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这就要求学校能够提供足够的实践锻炼平台,积极设计和开展内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廉洁知识竞赛、辩论、征文、演讲等主题比赛;大学生诚信、廉洁教育主题书画展、漫画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法制建设周,廉洁大讲堂、论坛;廉洁教育主题短信征集、廉洁教育小品、短剧大赛;典型事迹报告会、警示教育基地参观、案例分析等活动。  

更重要的是要并不断的创新廉洁教育的活动形式,并鼓励学生参与,将参与的自主选择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让学生喜欢廉洁,学会廉洁。  

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既要选用德育方法,还要辅之以心育方法。有道是:“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廉洁教育过程中采用心理学方法可大大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上述心理学方法是按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概括出来的,在运用过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教育实践中,只有灵活、创造性地把多种方法进行最优结合,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